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2.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学习的()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3.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4.“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奖惩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5.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6.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基础的是()
A.感受美的能力 B.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 D.审美观点
7.根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 )
A.6~11岁 B.7、8~11岁 C.9~11岁 D.10~11岁
8.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9.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早产生于()
A.殷商时代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二、判断题
1.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是一个共同的概念。()
2.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
4.阶段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学校老师要贯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下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参加各类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讲课音量突然提高”正是运用客观刺激的强度对比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回到课堂。
2.B【解析】题干所述是学习的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3.C【解析】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陶冶法的体现。
5.A【解析】略。
6.A【解析】感受美是审美活动的起点,因而也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所以说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是感受美的能力。
7.D【解析】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8.B【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题干所述内容正好体现了学生的这一特点。
9.A【解析】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文献记载中关于商代学校的名称有“大学”“小学”“庠”“序”等。
二、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3.×【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描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内涵。
5.√【解析】略。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