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时间:2017-01-21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初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
2. B【解析】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3. D【解析】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4. 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目标的概念。
5. A【解析】苏格拉底问答法亦称“产婆术”。
6. B【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7. 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8. B【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讨论法。
9. B【解析】略。
10. D【解析】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实践锻炼、综合实践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
11. 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2. B【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13. B【解析】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
14. D【解析】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流畅性越大。
15. A【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6. D【解析】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品德的是道德认知。
17. D【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18. 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具体的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过去的经验。
19. C【解析】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20. 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朗格都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他们的理论被称为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21. A【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重要而且稳定的动机。
二、辨析题
1.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它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内容。二者不能等同。
2.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4.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①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②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③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2.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3.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
(2)科学的智力观。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言语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和培养。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是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好的发展。
(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读了大学的人才是人才,也只有通过上大学这条路才有可能成才。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4.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有效运用记忆术;(7)适当过度学习;(8)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该材料反映了由值日事件引发的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不满,这典型地体现了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班主任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权威型。班级管理的是学生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为此,须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2)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关爱学生是包括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而材料中的班主任老师对优秀生与后进生截然不同的态度,表明该老师并没有真正做到关爱学生。
(3)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主要、基本的道德责任,做到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助感。②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和特长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助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