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综合素质(7月3日)

时间:2017-07-03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平时嗓门大的小张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孙老师给小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很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简便识记,等级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

A.白居易《长恨歌》               B.王安石《明妃曲》  

C.陆游《钗头凤》                 D.吴伟业《圆圆曲》

4.下列句子中,对“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理解正确的是(   )

A.想要化敌为友,就不要夸己能且不扬人恶

B.不想化敌为友,就可以既夸己能又扬人恶

C.没能化敌为友,则没能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

D.能够化敌为友,则能够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

5.某单位要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推行出候选人赵、钱、孙、李。赵说:小李业绩完成过了,当之无愧。钱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孙说:选小钱和老赵我都赞成。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选我。如果赵、钱、孙、李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A.                        B.钱      

C.                        D.李

二、材料分析题

6.材料:

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咱俩一起玩吧。”晓星生硬地问道:“为什么?”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啊!”他们两人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想让大家一起玩吗?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的很开心。

过后,马老师仔细观察晓星的行为,了解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其实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交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老师说学生是“蚊子”,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A【解析】孔老师没有用分数来衡量学生。

3.A【解析】《明妃曲》描写的是王昭君与汉元帝;《钗头凤》写的是陆游自己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圆圆曲》叙述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悲欢离合。

4.C【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思维模块的翻译推理题。题干可翻译为“不夸己能,不扬人恶”推出“化敌为友”。“不夸己能”与“不扬人恶”是属于“且”的关系,即“不夸己能且不扬人恶”推出“化敌为友”。其逆反命题同样成立,即“不(化敌为友)”推出“不(不夸己能且不扬人恶)”继续翻译得出“不化敌为友”推出“夸己能或扬人恶”。与C项意思相同。

5.D【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思维模块的真假推理题。“只有一人的话与结果相符”意思是只有一人的话为真,其他为假。从四人的话中可以看出赵与李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他们中有一人说的为真,钱、孙的话为假,即优秀员工不能是孙、钱、赵,只能是李。

二、材料分析题

6.马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肯定的。现代学生观认为: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晓星处于这一时期,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良好品德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马老师组织了“交朋友”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教给了晓星与人相处的方法。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晓星是想要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有这种交往的需求,但是因为欺负同学使他被孤立,所以老师需要把晓星的交往需求激励出来,并通过班干部主动和他交往的方式去建立这种联系。

(3)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独特性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马老师能够找到晓星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