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测试试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时间:2017-08-07责任编辑:donghui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A. 《劝学》 B. 《说文解字》C. 《论语》 D. 《学记》2.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 《政治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理想国》 D. 《大教学论》3.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年。A. 1951 B. 1957C. 1945 D. 19494. (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A. 行动研究法 B. 叙事研究法C. 实验研究法 D. 调查研究法5. 新课程的理念是( ) A.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B.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 发展性评价 D.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6. ( )是上课的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A. 备课 B. 课外辅导C. 布置作业 D. 考试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C.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 疏导原则8. 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C. 学科课程 D. 课程9. “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0. 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A.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1.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基本主张不包括( )A. 经验论 B. 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C. 课堂为中心的课本论 D. 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12. “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A. 依赖性 B. 改造性C. 可塑性 D. 主观能动性13.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 )功能。A. 适应 B. 动机C. 信号 D. 组织14. 我国学者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认知策略的学习C. 接受学习 D. 行为规范的学习15. 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关注( )A. 教师 B. 生存C. 学生 D. 教材16. 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蜘蛛织网C.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D.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行为17. 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能力属于(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18. 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C. 冲动型 D. 沉思型19. 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 )A. 抽象概念 B. 关系判断C. 归纳推理 D. 演绎推理20. 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 )防御机制。A. 压抑 B. 否认C. 文饰 D. 代偿21. 根据生物钟安排自己的学习属于( )A. 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了多元。2.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其中,体育是“五育”的基础。3. 情绪等同于情感。4. 机械记忆是一种无用记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三维课程目标的内容及其关系。2. 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3.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4.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 学习了课文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回洞,它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生:乌鸦很伤心,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如果你是课堂上的这位老师,你该怎么评价这名男生的表现?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2.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1)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5分)(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7分)(3)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解析】略。2. A【解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3. B【解析】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4. 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概念。5. B【解析】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6. B【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7. 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8. C【解析】“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9. D【解析】略。10. D【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这是因为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11. C【解析】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基本主张有:(1)经验论;(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12.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13. D【解析】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干扰、破坏作用。14. D【解析】略。15. 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6. 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7. C【解析】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18. C【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19. D【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20. B【解析】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因为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21. B【解析】对学习时间的管理是时间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归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二、辨析题1.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特点:由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其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实现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元化。2.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3.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表现为:①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②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③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4.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机械识记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识记者面对的本身就是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比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对学生而言也是要的,因为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另一种情况是面对的材料虽然有可能有意义,而识记者对其缺乏应有的理解。只能先机械识记,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加以理解。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幼儿学习古诗,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 (1)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三维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2.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3.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4.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 (1)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对这位男同学的想法进行鼓励与赞扬。(2)这种做法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佳的发展。2.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小李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希望被集体中的他人和整个班集体接纳、爱护、关注和鼓励。而作为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他采用上课玩纸飞机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2)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语文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是惩罚,这样不仅不会改变小李的不良行为,反而迎合了他渴望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需要。在本材料中,语文老师可以采用消退的方法来消除小李的不良行为。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行为,又不会带来诸如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的副作用。材料中小李在课堂上叠纸飞机并把飞机投向空中,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强化),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也就是说,老师好的方法是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同学们都学习榜样的积极行为,从而抑制消极行为的出现。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