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小学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
A.1982年 B.1986年 C.2000年 D.2006年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A.历史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整体型 D.系列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孔子的教育名言,出自《论语》。
2.D【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D【解析】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动机,而后指出思考不周、行为不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要的结论。
4.B【解析】建国之后,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为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曾先后十多次下达文件或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普及小学教育,并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5.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
6.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观察的概念。
7.A【解析】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的。
8.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9.A【解析】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
10.A【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