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小学招教·心理学(6月24日)

时间:2018-06-24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8 初中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备考推荐:2018年师招聘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招聘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学习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学生考试成功了,他把原因归结为“考试题目太简单”。这种归结属于(     )。
A.外部稳定
B.内部稳定
C.外部不稳定
D.内部不稳定
2.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起
3.小平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发现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根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小平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4.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5.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6.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7.李强数学考试得了10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天资好、能力高的结果,这种归因不属于(     )。
A.不可控的
B.可控的
C.内部的
D.稳定的
8.学习动机会使人产生某种活动,这说明它具有(     )。
A.强化功能
B.指向功能
C.激活功能
D.管理功能
9.(     )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
B.阿特金森
C.维纳
D.海德
10.有意注意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
A.注意转移
B.学生通过自己的出声言语活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C.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发的有意注意
D.通过内化过程,学生可以用内部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1.学生这一要素会从群体差异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群体差异的有(    )
A.智力水平
B.性别
C.学习方式
D.种族差异
E.气质类型
12.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到(    )的共同影响。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
E.环境
13.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可以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
E.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14.场独立型的人(     )
A.善于抽象思维
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
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D.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
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
15.学生成绩差异表现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此认知差异表现为(    )的个体差异。
A.认知思维
B.认知方式
C.认知能力
D.认知态度
E.再造想象
三、判断题
16.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教师为中心。(     )
17.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18.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
19.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20.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无法适应社会。(     )
四、名词解释
21.教师威信






22.教师期望效应




五、简答题
23.维果斯基的“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24.简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嘲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请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则历史故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中学生把成功归于了任务简单,工作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
2.B【解析】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的成败经验,而获得强化的过程。
3.A【解析】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选项描述小平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对知识的追求,因此属于认知内驱力。
4.D【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通过对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以促进对同类型新知识的学习和回忆。如一些学生通过使用意义分组法、主题联想法、发音相似分组法等归类策略来提高自己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效率。另一种是纲要策略,指学生用语词或句子将主题总结出来,也可以用符号、图示等形象奖内容结构表达出来的一种策略,主要是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常用的纲要策略有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层次图和流程图)、制作关系图等。
5.A【解析】迁移即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6.C【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7.B【解析】题干中李把考100分归因于能力,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8.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习动机的功能。当内心中有强烈的学习需要,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并终引起一定的学习行为,这是学习动机的激活功能;学习行为一旦产生,在初始状态就会指向一定的目标,这是学习动机的指向功能;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呈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学习行为持续时间越长,这是学习动机的强化功能;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这是学习动机的调节功能(管理功能)。
9.B【解析】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10.D【解析】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意注意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起的;第二阶段,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言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三阶段,通过内部的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1.BD【解析】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种族差异。
12.ABCD【解析】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
13.ABC【解析】皮亚杰主张发展先于学习,故D项不符合其观点;E项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14.ACE【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
15.BC【解析】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三、判断题
16.×【解析】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
17.×【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18.√【解析】略。
19.×【解析】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20.×【解析】心理健康状态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21.教师威信是指由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决定的,教师个人或群体在学生或社会中的影响力。
22.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
23.(1)维果斯基的“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近发展区。
(2)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终跨越“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的佳效果产生于“近发展区”。
2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儿童思维的特征表现在: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4)抽象逻辑思维;
(5)可逆与补偿;
(6)反思能力;
(7)思维的灵活性;
(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这则故事中,孙膑很好地运用了发散思维,较容易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往往按常规方式去思考,使得问题难以解决。如果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那么可能就会求得多种答案。这种思维就是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品质是分不开的。一般人都从“如何使魏王从座位上下来”这一方面去思考,而孙膑则能从“让魏王坐上去”来逆向思维,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入手,逐渐养成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