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1.春秋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即( )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春秋》
2.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实现( )的转变。
A.课程功能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评价
3.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则喜”,所反映的人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两极性
5.冒失轻率的人遇事不加考虑,只凭一时冲动鲁莽行事,草率地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他们不假思索,想及早摆脱内心的冲突。这是由于缺乏意志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6.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终身学习
7.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说明教学中应贯彻(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把教师自评和学校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体现了( )
A.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B.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C.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D.评价方法的灵活性
9.以下关于教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
B.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C.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D.师范教育的产生促使教师培养走向专门化
10.下列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
B.终身教育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C.终身教育不包括非正规教育
D.终身教育已被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接受
11.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12.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13.教师综合素质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因素是( )
A.专业动机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人格
14.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健全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人生境界
15.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A.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
B.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差的学生能听懂为宜
C.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应用为宜
D.学生不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好的,效率高的
1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具有“客体永久性”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认为海因茨偷药其实不会对药剂师造成任何损失,而且他以后可以再把钱还给药剂师,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应该去偷药。儿童这种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好孩子定向阶段
C.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D.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18.班杜拉认为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认知—联结
B.替代性强化
C.观察学习
D.自我强化
19.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指的是(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强化
D.原型内化
20.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精加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记忆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
23.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 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厌烦劳动。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的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
四、教学设计题(共40分,共有2大题,任选其中1题作答)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一”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问题(一):试描述本文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
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触摸春天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mang)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chang),没有一点儿磕(ke)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hu)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xiang)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quan)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bin)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niao)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
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答案解析(三)
1.B【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
3.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
5.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武断。草率武断的人懒于思考,滥下结论,行动鲁莽,轻举妄动。
6.B【解析】陶行知的话语的意思是:教师不要歧视学生,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这反映的是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7.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题干所述即为直观性原则。
8.A【解析】新课程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9.A【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A项表述错误。
10.C【解析】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
11.B【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大的发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12.A【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3.C【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因素。
14.C【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所以,它的首要目标就应该是发展体能、健全体魄。
15.A【解析】齐老师应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但教学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16.A【解析】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客体永久性”的形成;(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4)延迟模仿的产生。
17.C【解析】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儿童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他们赞成偷药的原因是:海因茨偷药其实不会对药剂师造成任何损失,他以后可以再把钱还给他。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应该去偷药。他们反对偷药的原因是:药剂师并没有错,他只是跟其他人一样希望赚钱。而且海因茨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海因茨没有好处。
18.C【解析】略。
19.A【解析】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的过程。
20. B【解析】迈克卡等人根据学习策略的不同层次,将其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1.参考答案: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建立教师威信;
(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2.参考答案: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
(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3.参考答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
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
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
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
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
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
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
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
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
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
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
24.参考答案:
(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
③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④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
⑤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25.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
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
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