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20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2.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3.C【解析】《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具备多种专业能力。其中反思与发展能力基本要求是:(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4.B【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学校统筹各学科教师作业布置,控制作业数量,教师要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
5.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观点的人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6.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题干的“儿童”“小大人”属于不同时期的年龄特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7.A【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8.B【解析】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智慧技能又可分为五个小类: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题干所述为智慧技能中的高级规则学习。
9.A【解析】陈鹤琴主张“活教育”思想体系。
10.B【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简言之,教育以社会的和发展为高宗旨。题干中柏拉图的观点就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思想,柏拉图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1.D【解析】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12.A【解析】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13.C【解析】在教学评价中,自我评价十分重要。运用标准答案是自我评价法的具体方法之一。运用标准答案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计算性独立作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作业题的标准答案,由学生自己核对作业的正误并进行评定。题干的描述就体现了这一方法。
14.A【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题干中强调的“学生认为教师有着某种权威性和可模仿性,他们甚至认为教师说的就是对”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就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5.D【解析】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其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6.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吴国、越国、东夷、北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是一样的,长大后风俗习惯却各不相同,就是教育使他们如此的。故题干内容强调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17.C【解析】程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倡导的。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法,给美国和世界教育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其实施步骤如下:①确定在特定的实践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②考虑可利用的强化物;③如何有效安排强化。
18.D【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即教育性规律。
19.D【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有:(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4))抽象逻辑思维;(5))可逆与补偿;(6)反思能力。
20.C【解析】题干所述为有意后注意的概念。
21.C【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其中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
22.D【解析】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叫诱导运动。题干所述现象为诱导运动的典例。
23.C【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故题干所述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24.D【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心仪学校,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25.D【解析】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
26.B【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27.B【解析】意志的坚定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过度性是指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独立性不属于意志的品质。
28.D【解析】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D项属于逃避条件作用,即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是属于负强化。
29.A【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的外部表现为无关运动的产生。
30.B【解析】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故该教师表现出的职业特征为职业倦怠。
二、多项选择题
31.AD【解析】BD两项属于家庭保护。
32.ABCD【解析】略。
33.AC【解析】A项属于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C项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B项属于意志的坚韧性;D项描述的是性格的特点。
34.ABCD【解析】记忆的品质包括:(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准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
35.BD【解析】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如怎样造就天才儿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重要但又无确切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问题。
三、辨析题
36.安排教师上课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36.(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7.活动课程的设计要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38.遗忘总是不利于学习的。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奥苏贝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就可以以此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简化,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故遗忘并非总是不利于学习的。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39.简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9.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40.简述德育中贯彻平行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40.基本含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41.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组成程序。
(1)确定鲜明的主题;(2)制订周密的计划;(3)做好充分的准备;(4)举行主题班队会活动;(5)总结巩固成果。
42.列举学习策略的种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区分为三种,并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1)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包含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包含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43.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当前劳动教育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家庭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弱化对孩子的劳动意识的教育。②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中,学校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③个人因素:学生缺乏独立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养成懒惰、缺乏勤奋刻苦精神。
(2)劳动教育的意义主要有:①劳动能使儿童的肌体充满活力,改善肌体的各种生理素质,增强体质。②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德。③促进人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3)应从以下几点展开劳动教育:①劳动教育要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就需在劳动教育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材料中“一些孩子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甚至扫一下地都不愿意。”在劳动教育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改掉怕苦怕累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②劳动教育要和各科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其他各科教学各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逻辑结构,但在客观上缺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各科教师要互相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③劳动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④劳动教育要因地制宜来进行。学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创设合适的活动,量力而行,因地制宜。
44.(1)在思维能力上,思维水平低,推理、概括、想象能力差;在思维品质上思维的独立性差。思维缺乏深刻性。思维缺乏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缺乏逻辑性。思维不精确。
(2)培养学困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有: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③加强语言交流训练;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5.(1)传统的考试和评分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用分数表示学习成绩,而分数又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习的质量、水平(学力),导致学生被片面评价。②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为教学服务,而是为考而教,考试被绝对化了。③考试的基本功能——反馈作用被严重地削弱,教育评价也因之而丧失了增值功能。④滥用考试分数,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不要的名次等第排序,人为地制造了不良竞争,损害了学生的尊严,贬低了人的价值。
(2)该校的教育评价观注重:①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材料中的学校实施多维度学科板块式评价改革,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适合的环境。②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材料中的学校摒弃一张试卷考学生,按照考试分数排名次的做法,实施多维度学科板块式评价改革,并根据学科设置不同的教学评价过程,让学生和家长全程参与,实行开放式的多元评价,就体现了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③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材料中的学校邀请优秀的学生担任“大法官”“裁判员”,并给他们免考的奖励。同时,还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评价过程,鼓励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开放式多元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④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材料中的学校依据学科设置评价过程。在语文学科,学校设计了生字过关,课文精彩文段背诵,经典诵读监测,“同读一本书”,话题演讲等五个板块。就体现了评价方法的发展。
(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