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2
一、单选题
1.下面对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B.教育是指个体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C.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影响总是好的
D.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3.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年龄是( )
A.7~8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4.小江上课时因正确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心里很是开心。但是下午放学回到家因为房间很乱被妈妈训了一顿,还被禁止玩游戏。小江的老师和妈妈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正强化、负强化
B.正强化、惩罚
C.负强化、惩罚
D.负强化、消退
5.在新课程中,关于教师教学行为将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二、判断题
1.针对教育功利化现象,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活动不应该有什么目的”。( )
2.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 )
3.一位教师在课前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走进课堂上课时仍能谈笑风生,体现了其意志的自制性品质。( )
4.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5.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关爱学生”。(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D项所述内容属于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所下的定义。
2.B【解析】“孟母三迁”强调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3.C【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如果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4.B【解析】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小江的老师因小江正确回答问题而对其进行表扬(呈现愉快刺激),这属于正强化。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小江的妈妈因其房间很乱而批评小江并禁止其玩游戏(呈现厌恶刺激),这属于惩罚。
5.A【解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二、判断题
1.×【解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2.×【解析】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受等级制度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地位得以建立。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
3.√【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题干中的教师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体现了意志的自制性。
4.√【解析】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5.×【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