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五):学前儿童发展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09-08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八.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

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则属于儿童知道的发展的范畴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1.亲子关系的含义: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2.依恋的发展过程

(1)依恋的形成阶段

①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②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③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2)依恋的类型

a型(回避型)b型(安全型)c型(反抗型)

b型的质量高a型和c型的质量低

(3)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4)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①稳定的照看者②照看的质量③儿童的特点④家庭的因素

庞丽娟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

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分化,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和矛盾型

三.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人们一般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2~3岁)性别稳定性(4~5岁)性别一致性(6~7岁)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捐献等

具代表性,在幼儿中突出的反社会行为是攻击性行为

移情能力关键期(4~6岁)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①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②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③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异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言语性攻击与生理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可接受的攻击和不可接受的攻击等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有:

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重心是培养创造性和批判能力。他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吸收知识的做法。

②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③儿童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④教育应该爱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

⑤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