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特岗作文写作技巧:巧用生活教育类素材

来源:时间:2018-08-01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特岗教师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河南省自2009年开始加入特岗计划以来,教育作文一直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特岗题型,首先,教育写作部分是特岗考题型,而且分值比重大。就分值及所占比重来说,作文部分分值较为固定,历年均为40分,这部分在150分的试卷中占27%,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分值。其次,它要求考生谋篇布局,运用生活中教育类事例,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写作时用到的教育类事例,你能信手捏来吗?

下面小编给大家罗列一下近三年与教育有关的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1.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人物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2.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人物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3.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人物事迹】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大的心愿。

4.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小盘点】为什么年年都有老师入选?

回顾历年感动中国,几乎每年都有老师的身影,他们大多来自一线,大多默默无闻,但他们还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中国。

为什么年年都有老师感动中国?为什么老师容易感动中国?这背后体现了教师这个职业哪些特点和光荣?盘一盘他们的“感动点”在哪里?

1.希望

他们感动中国,因为给人以希望。

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化缘校长” 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为了让学生顺利进入大学,他还不惜一切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化缘”。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80后教师李灵,自筹经费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李灵为建学校已挪用家中20万元,并欠下8万元外债,她用微薄的身躯挑起孩子沉甸甸的梦想。

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在梁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扎根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他们在崎岖的路上点亮了知识的火把,照亮学生的前程

教师,从来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称呼——教书育人,以为人师。

无论是“化缘校长”莫振高,80后教师李灵,还是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都在崎岖的路上点亮了知识的火把,照亮学生的前程,给予学生温暖的希望。每一个希望的接受者也终究会成为希望的传播者,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教师传播的希望种子所到之处遍地开花。

2.坚守

他们感动中国,因为他们一直在那里。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格桑德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西藏墨脱从事教学工作,为了劝学、为了孩子不停课、为了学生安全回家,她常常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因为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工作岗位,她常年不回家,连女儿都难见上几面。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为了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支月英坚守深山36载。从初的“支姐姐”,到后来的“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她用自己默默坚守绚烂大山几代人的童年。

为学生辛劳、为教育奔走,几十年如一日,个中辛酸谁人知?

为学生辛劳、为教育奔走,几十年如一日,需要的是恒心,付出的是心血。这些老师有着苍翠挺拔的骨干、有着迷人傲骨的风姿。他们的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感,负重行走慢慢长路,营造一片天地成就学生的岁月静好。

3.舍弃

他们感动中国,因为他们为教育而放弃的勇气。

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外交官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还积极为学校争取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使山寨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云胡忠、谢晓君离开苍老的父母,离开成都的学校,离开物质丰富的城市生活,带着3岁的女儿到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

他们放弃的只是外物,攀得的是精神的家园

或许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抛弃舒适生活的老师太傻太傻。但殊不知,他们放弃的只是外物,攀得的是精神的家园。

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他们能够舍得,这便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4.大爱

他们感动中国,因为关键时刻做出了心的选择。

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停在路边的客车猛地像学生冲过来,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向前一扑,将车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导致双腿高位截肢。

2010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5名幼童在房间里嬉戏误用打火机不慎着火,王茂华老师和岳父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却被严重烧伤。

他们满怀无私无畏的大爱,在危急绽放出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都说,人在瞬间的反应直指内心,这是一个人下意识的反应。无论是张丽莉老师还是王茂华老师和岳父谭良,他们都做出了心的选择。他们满怀无私无畏的大爱,在危急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5.使命感

他们感动中国,因为他们始终放不下自己的那桩使命。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入伍20多年来,方永刚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他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潘建伟留学后毅然回到祖国,成为国内开辟量子信息实验学科的先驱之一。201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它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间的量子通信,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郭小平为艾滋病患儿办起“爱心小课堂”,在他6年的坚持和努力下,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建学校让郭小平饱受争议,但他仍坚持,说只愿有一天艾滋患儿能到正常学校上学。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特岗教师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