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全国教资备考群:737804026(点击进群,群内定期分享教资备考笔面通关资料包,并有客服老师答疑解惑)
内容: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又如,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为什么人们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亲情。为什么台湾海峡会引起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基本要求:
(1)有互动环节;
(2)板书设计合理;
(3)设计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
答辩题目: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并谈一谈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思想政治组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在今天》,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2017年的春节期间,央视播放了一个跟中华诗词密切相关的节目,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节目吗?
师:对,我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是中国诗词大会,看来很多同学都观看了这个节目。
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通过现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之间的比赛对抗,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那么,为什么要“寻文化基因”?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传统文化在今天》。
二、新课教学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
师:请大家看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图片——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说说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大家踊跃发言。
师:很好,老师根据大家的发言来做一个汇总。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
师:会徽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在世代相传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并延续到今天。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是,也应看到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的具体内容也会因时而变,会徽就是将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时代感。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2)鲜明的民族性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课件上展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有什么不同?这体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差异?
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概,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那么,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两种不同的观点。
师:观点1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全盘接受。观点2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进步的桎梏,我们要全盘否定。
师:你认同哪种观点呢?请同学们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辩论,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思考、辩论,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即:(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三、巩固提高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师: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四、小结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作用,同学们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师:课下请同学们以《传统文化在今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在今天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
(2)鲜明的民族性
2.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答辩答案: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如下:(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即在整课或整个单元甚至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知识。(2)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的重点在于教育学生。因此,针对学生实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理论认知问题,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那部分教学内容理应成为教学重点。(3)社会生活实际。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关注社会生活。因此,教材中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那部分内容也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
添加教师资格客服老师微信
备注“网站”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