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概念 |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组成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和生理唤醒 | ||
关系 | 区别 | 情绪 | 情感 |
发生早,人和动物共有 | 发生晚,只有人类有 | ||
生理需要 | 社会需要 | ||
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 |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 ||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 内隐 | ||
联系 |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
类型 | 内涵 | |
情绪 | 心境 | 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散性 |
激情 | 爆发式、猛烈而时间短暂;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 |
应激 | 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状态 | |
情感 | 道德感 | 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产生的 |
美感 | 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 |
理智感 |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
良好情绪的标准 |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
中小学生的情绪调节 |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
类型 | 主要内容 | 举例 |
压抑 | 也叫潜抑,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 想不起女儿死于车祸 |
否认 | 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 掩耳盗铃 |
置换 | 转移,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 迁怒 |
文饰 | 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
投射 | 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代偿 | 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升华 | 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 化悲痛为力量 |
退行 | 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反应 | 巨婴、“中年儿童” |
幽默 | 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渡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 | 身高:浓缩才是精华 |
认同 | 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敬的人)之长归为己有 | 年轻人“模仿”明星 |
概念 | 意志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
特征 | (1)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
准备阶段 | 动机斗争 | 双趋冲突 | 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 |
双避冲突 | 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均产生逃避动机 | ||
趋避冲突 | 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 | ||
多重趋避冲突 | 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 | ||
确定目标 | |||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动计划 | |||
执行决定阶段(关键步骤) |
品质 | 特点 | 相反品质 |
自觉/独立性 | 能自主地、独立地采取、执行决定 | 盲从和独断 |
果断性 | 能迅速有效地采取和执行决定 | 优柔寡断和草率 |
自制性/自制力 | 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 | 任性和怯懦 |
坚韧/坚定/坚持性 | 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 顽固和动摇 |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